母子三人中毒身亡 村民指母亲毒杀两个儿子
如何保障电站高水平运行是光伏业主最关心的问题。
光伏产业回暖记者:中国光伏行业的现状怎样?朱黎辉:2007年到2013年,我国晶硅电池产量都是世界第一,远超过美国、日本和欧洲。二是切得越薄越好,提高每公斤硅的切片量。
今年国家要求新增13吉瓦,到明年国内累计安装太阳能电池要超过50吉瓦,相当于两个三峡大坝。但区熔法制单晶电池成本较高,不宜推广。我国的光伏安装量已是世界第一目前,美、德两国生产多晶硅,每公斤需耗电120-150度,而我国徐州中能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已能做到84度电/每公斤。由此可见,提高硅片的光电转换效率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以此来测算,到2050年我国光多晶硅的年产量就要达到80万吨,是现在的八倍,市场空间巨大。记者:下一阶段我国该从那些方面来促进光伏产业发展?朱黎辉:我国光伏发电存在四方面问题:国家电网功能相对落后,智能化程度不高,全国还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调度;光伏发电并网补贴政策还不够,各地补贴也不统一;各方面补贴和支持的资金落实不到位;国家目前在推广分布式发电,但受国情影响,城市中以群体居住的楼房为主,企业普遍并不欢迎,难以协调住户统一安装。事实上,今年以来,关于转型商业银行刚满7年的国开行正悄然推动回归政策性银行的报道时有耳闻。
公开资料显示,天合光能、英利绿色能源、晶澳太阳能等光伏企业从国开行拿到的授信额度都高于300亿元,而在2011年以后轰然倒塌的光伏巨人赛维LDK和无锡尚德当时也分别拿到了600亿元和500亿元授信额度。而在之后的5年间,国开行正是这场新能源狂潮中,银政企三位一体同盟中的中坚。这种贷款项目大多是借款人和实际使用人分离的,这种运作模式的弊端就是对政府信用过度依赖。不过,踏足商业之旅的国开行也的确经历着七年之痒:据不完全统计,过去数年间,它向盛极而衰的光伏行业提供的授信额度至少达到2500亿元。
记者查看国开行公布的2013年年报,贷款余额主要行业分布中,公共基础设施、公路、电力、铁路、石油石化、煤炭、农林水利和邮电通信行业加起来占到了接近70%。2007年以前光伏行业还籍籍无名,从0到2000亿的产值,光伏行业的从无到有几乎是贴合着国开行的商业化脉络。
公开资料还显示,截至2012年3月底,国开行已累计向河南省投放信贷资金3100亿元;截至2011年末,国开行累计向四川省发放贷款3689.7亿元,支持当地建设项目达2956个;国开行贵州分行成立10年来则累计向贵州发放过贷款1200多亿元。截至2011年底,宁夏分行在新能源领域贷款余额达到了163亿元,占到该行贷款余额总额的32%,其中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支持还曾作为系统内的范例被加以复制推广。据赛维LDK公开资料,2011年3月末已经使用的国开行授信额度达到了27.48亿元。国开行回归政策银行的传闻或许很不靠谱。
上海某股份制银行一位监事的这一评价,透露出作为竞争对手的不满,抑或是羡慕。在此之前的1994年到2007年13年之间,只有最初的4年是作为完全的政策性银行,此后经历了8年多开发性金融的阶段。据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刚刚挂牌商业银行的国开行就出于规划先行的战略考虑,开始深度介入境内和境外大型光伏并网电站融资。甚至业内有人非常情绪化地批评说,国开行的商业化改制在开倒车。
无锡尚德年报披露的银行长期授信中,国开行同样连续多年榜上有名。记者从国开行宁夏分行获悉,在2005至2011年间,该行累计向新能源领域承诺贷款188.4亿元。
近年来见诸报端的信贷投向包括了南水北调、国家石油储备、高速公路网、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而从2011年6月开始,赛维LDK开始了连续18个月的业绩亏损,一度面临破产的风险。
就在获得央行近万亿元注资激起涟漪后几天,又获银监会批建了一个副部级豪华规格的中国版住房银行住宅金融事业部,搅皱了银行业的一池春水,让原本就眼馋其特殊身份的商业银行们更加羡慕嫉妒恨。据媒体报道,当2013年底,无锡尚德宣布破产重整时,接盘的顺风光电所发布的重整方案显示,国开行以23.72亿元的债权位居银行业债权人之首。上述资深人士透露。一位从业超过25年的银行资深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近几年国开行其实在客观上帮助扩大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模,比如向城投公司发放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的贷款。不过,对于国开行的这种银政合作以及重点项目投资,也有不少专家认为不应该过度批评和质疑,因为这符合国开行不同于一般性商业银行的定位和职责。
在银行圈内,国开行还被公认为城镇化融资主力,其保障房贷款占到全国的半壁江山。记者在采访中还得知,银行同业近来对国开行议论最多的当属棚改项目。
当时有财政托底,企业拿到贷款也都认为是国家拨付的资金,不是从银行获得的授信。该人士还认为,如果不是因为加入WTO之后的金融环境变化,国开行可能不会主动贴上商业化改制的标签,也就没有了2007年以后模棱两可的商业化阶段。
仅仅2007至2010年短短三年,该行就大手笔向多家光伏产业巨头承诺高达2500多亿的授信,业内无出其右者。在1998年以前,国开行的主要资金都是来自财政融资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只是政府的转贷机构,我们称第二财政。
说它是商业银行,其实潜在的政策红利从来没有终止过,说它是政策性银行,它至少一半的资产又来自从商业银行抢来的项目。近半个月间,素来低调的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突成热议话题。这一年国务院明确提出政策银行转型商业化,并将国开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改革的先行者。这对于仍然受信贷规模限制的传统商业银行来说,显然很受刺激,也颇为眼红。
在2011年警示产能过剩之后,全行业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大崩溃。而它在陨落的光伏双星赛维LDK和无锡尚德上的两笔赔本买卖则可能交付了近50亿元的天价学费。
在两家公司后来公布的债权人名单中,都能看到国开行冲在前面的身影。到了2007年,最重要的背景是中国加入WTO的五年保护期结束了,我们国家必须对国际社会兑现当初关于降低金融等行业保护壁垒的承诺,所以最后就决定保留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而把本身业务就更市场化的国开行改制作为一种履约的诚意。
国开行这时开始对国家推荐的所有贷款项目进行审核,不再是逆来顺受,虽然国家还是有主导和指引的。到了开发性金融阶段,国开行的角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据悉,软贷款通常由政府财政资金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承担,相当于财政的延伸,与一般商业银行贷款不同,除了贷款利率优惠,软贷款还可以用作项目资本金,类似于股权投资,可以回收再贷,相当于放大了杠杆。国开行在光伏行业交的学费很可能不止于此。盘点国开行年报可以注意到,国开行直接支持地方政府的贷款项目非常多。但此消息并未得到证实。
而在国开行住宅金融事业部获批前夕,银行业内又有消息称,国开行获得了央行3年期1万亿元的抵押补充贷款(PSL),用来支持住宅金融事业部的棚改专项贷款,利率或低于6%。所谓开发性金融,定位正是介于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之间。
国开行一位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些贷款几乎都是中长期贷款,传统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占比一般也就50%左右,国开行要达到90%以上,虽然光伏产业今年有点回暖迹象,但肯定要为当时的冲动买单。这位主管如是解释。
其实在2000年以后,国开行背靠国家特殊资源、拥有国家主权信用背书的身份就常常被国内其他商业银行批评。2013年年中,国开行获得财政部特批的1000亿元额度软贷款,专项用于支持棚户区改造。
【有关母子三人中毒身亡 村民指母亲毒杀两个儿子】相关文章:
12 .印度光伏掀起1500V热潮 阳光电源顶级产品备受青睐
15 .圣洁莓和月见草可以一起吃吗?
18 .光伏行业回暖速度超预期
19 .归脾丸怎么样 归脾丸哪个牌子最好
20 .徐湘华接棒天奇 续写光伏传奇
22 .光伏融资租赁潜能巨大
25 .徐湘华接棒天奇 续写光伏传奇